从武汉到陕西榆林,距离1200多公里。8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通过湖北省煤炭供应链平台调度服务平台看到这样一幕:在陕西榆林杨桥畔站台,工作人员正用重型挖掘机将一批批煤炭装到列车上,煤炭库存、装车情况一目了然;点击路线图,3D动画模拟出这趟列车未来的行驶轨迹。
“这是我们建设的第一个数字化煤炭前置采购中心,今年还将建设15个。”湖北国贸供应链公司总经理冷小勇介绍,榆林杨桥畔站台位于浩吉铁路旁,覆盖内蒙古、陕西、山西等进煤渠道,煤炭由此进入湖北,大约需3天时间。
煤炭,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为确保全省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湖北省发改委(省能源局)依托湖北国贸集团,探索打造了湖北省煤炭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2023年8月,调度服务平台上线运行;2024年7月,交易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2025年将建设完成金融服务平台。
调度平台连接了煤炭供应端、运输端、使用端,企业一个月用多少煤、煤来自哪里,一清二楚。冷小勇表示,目前平台已实现了对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等六个煤炭主产区的煤炭产能数据监测,同时监测了湖北煤炭自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蒙古的周进口量、月进口量、年度进口量。
除了打造煤炭前置储备基地,把煤炭提前装到“口袋”,湖北国贸集团、湖北楚象供应链集团、湖北省煤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重点保供单位,还联合建立了煤炭动态储备和静态储备基地。
在北方港口,每周可发运一艘装载5万吨煤炭的海运船只。如果碰上极端情况,还能在洋山港、太仓港等长江口港口将煤炭转运到内河运输船只上,通过长江水运将煤炭送至湖北境内。在静态储备上,全省现已建成投运社会储煤基地4个,静态储备能力达595万吨;在建社会储煤基地3个,储备能力达335万吨。
湖北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煤炭管理处二级调研员蒋宏介绍,湖北省煤炭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不仅构建了线上服务体系,还与线下建立的三级煤炭储备体系(前置储备、动态储备、静态储备)结合,增强了湖北对省外煤炭源头的覆盖面和控制力,也显著提升了湖北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了煤炭采购效率,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